提到供應鏈金融,首先涉及到的基礎知識就是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傳統的供應鏈金融經常根據流動資產性質分為預付、庫存和應收類。然而,這種分類方法并不能覆蓋日益發展和創新的供應鏈金融形態。另外,這種分類方法也并不能清晰的反映供應鏈金融的上下游交易關系。 在文瀝供應鏈金融方法論中,我們對供應鏈金融的模式進行了新的劃分。
圖1. 文瀝供應鏈金融分類法
首先我們依據供應鏈的貿易關系將大類范疇重新分為上游類、下游類以及存貨類。我們更多劃分供應鏈上明確形成商品交易關系或債權債務關系的產品模式到上游類型或下游類型。其中上游面向核心企業上游供應商、代工方、服務商;下游類面向核心企業下游客戶經銷商。而存貨類同時可以出現在上游下游類型乃至單個企業孤立的供應鏈節點中,前提是融資方已有現貨期貨存貨或貨權資產。
上游類
供應商依托與核心企業交易產生的合同、訂單、應收賬款等信用或資產獲得的供應鏈融資服務。從資產形成、資產管理方式及操作方式上劃分,覆蓋包括傳統應收類,但大于應收類如在應收資產未形成之前。
應收類還往往可以根據有無境外債權人債務人分為國內和國際,有無追索權劃分為有追和無追(買斷),依據有無明確債務人確認知曉分為公開和隱蔽(明保、暗保),依據為買賣雙方提供保理服務是一家保理機構還是分別的保理機構分為單保理和雙保理。另外再保理業務更屬于資產交易而非直接融資模式。
基于上述模式,如文瀝供應通是一種池融資模式的同時覆蓋信用和應收類的產品,在應收賬款形成前,供應商在訂單、發貨、發票環節均有不同比率的資產可以如池。
存貨類
供應鏈業務環節中,貨品流通尤其是大宗貿易流通中產生的倉儲存貨、期貨,貸款人通過質押貨物或有效的期貨商品所對應的標準倉單,獲得用于滿足其短期流動資金的需求、或用于滿足其進行標準倉單交割所需資金的融資模式。
存貨質押的另外劃分方法是靜態質押和動態質押。動態質押是核定庫存,甚至質押的動產在不同階段可以以不同的形式,簡單理解類似應收池方式。靜態質押是特定庫存,繳納足夠的保證金或者還清貸款,才可以贖回質押物。
下游類
下游類通常指核心企業下游客戶、經銷商依托與核心企業在貿易環節中的信用、預付和供應鏈庫存等通過核心企業相關支持,獲得金融機構資金支持的融資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保兌倉、廠商銀等雖然也依托存貨質押,但本質上該庫存屬于供應鏈庫存,實質是金融機構往往先于融資方取得了貨權,然后更多通過發貨控制乃至結算工具控制方式,因此我們更多的歸屬在下游(預付類)產品而非存貨類中。
基于文瀝供應鏈金融方法論,供應鏈金融依托于貿易流和物流結構基礎,更加清晰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劃分有助于準確的進行產品設計。同時我們也看到更多創新性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如下游訂單下游信用類等更需要提高供應鏈交易數據的獲取、分析、預警、業務處理等綜合能力。
以更加清晰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劃分入手,進一步從業務場景互聯網化融合、行業貿易族群分析、貿易背景真實性、自償性能力分析、基于交易經營數據的實時預警等各個環節全面實現供應鏈金融業務全數字化運營,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對供應鏈資產端的把控力,提升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能力。